编号:2735
原某步兵师通信营副政治教导员
民族:汉族
生日:1982年04月16日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20年如一日资助两名残疾学生,长年照顾1名双下肢残疾人,向贫困山区学校赠送学习用品,建立爱心图书室。协调单位与驻地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50多名残疾孩子提供帮助。成立“王留杰学雷锋小组”,开展活动近千次,捐款10余万元,帮助50余位残疾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获得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拥政爱民称号,被河南省评为“2014•感动中原十大人物”,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该同志崇义尚善、胸怀大爱、真情助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后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践行之星,被河南省评为“2014•感动中原十大人物”,获得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拥政爱民模范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把奉献爱心当作价值追求,在助残扶弱中构建人生支点。“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王留杰始终用这句话教育激励自己,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他敢于挺身而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从1997年上高中开始,王留杰一直资助项城市官会镇中心小学王丹丹、于晶晶两名残疾学生。高中三年,他坚持背送王丹丹上下学。2001年12月入伍后,王留杰还坚持给她们写信鼓励,并寄去钱物。2003年3月,王留杰从媒体得知驻地一位双下肢残疾的老大妈刘红花生活艰难,就千方百计通过残联主动建立了帮扶关系,通过长年悉心照顾,两人情如母子。2007年9月,王留杰得知安阳市纱厂路小学学生孙斌不幸遭电击导致双臂截肢,东门小学学生刘惠佳脊柱瘤术后留下后遗症,就专程到他们中间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两名学生走出了阴影。2013年,王留杰长期帮扶的对象——残疾教师关绿飞被查出身患肺癌,他第一时间捐赠2000元,又募捐近万元,在部队和驻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把奉献爱心当作责任担当,在尽心帮困中彰显为民情怀。王留杰始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社会新风、弘扬人间美德。2004年9月,部队外训期间,驻地中学一名学生突发先天性心脏病不省人事,闻讯赶来的王留杰抱起该学生就朝卫生所跑去,由于天黑路滑,王留杰被路边石头绊倒,自己腰胯和胳膊严重受伤,他强忍剧痛把学生背到卫生所。病人因转送及时得救了,他却因伤势过重昏迷3个多小时。事后,学校和学生家长专门送来了“忘我救人、勇做楷模”的锦旗,这一事迹也被当地电视台和报纸报道。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王留杰随部队到达重灾区青川县抗震救灾,积极参与抢收抢种、搭建板房,随身携带的3000余元现金全部捐给了灾区群众。2009年以来,王留杰多次向林州市贫困山区河顺镇石口学校赠送学习用品,并在该校建立了爱心图书室,捐赠各类图书1000余册。2010年5月,王留杰协调组织来自安阳市所辖县区的50多名残疾人在“全国助残日”当天参观了国家文字博物馆,完成了残疾朋友们的“圆梦之旅”。把奉献爱心当作精神力量,在示范感召中弘扬雷锋精神。王留杰的爱心行为深深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03年3月,他所在分队组建“王留杰学雷锋小组”,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安阳市残联、福利院、敬老院、慈善总会义务劳动,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人。2012年12月,王留杰协调分队与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帮扶关系,经常性开展各项活动,帮助近300名聋哑盲学生树立信心、成长成才。2014年5月,他还专门为该校“殷商启彩星艺术团”的50多名残疾孩子送去练功服和舞蹈鞋。自“王留杰学雷锋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做各类好事4600余件(次),捐款10余万元,帮助50余位残疾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2011年2月解放军报以《大爱托起“美丽家园”》为题对“王留杰学雷锋小组”助残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5年2月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对王留杰助残帮困事迹进行专题报道,5月《军旅人生》栏目以“爱是一种力量”对他进行了专访。
年份 | 表彰单位 | 荣誉名称 |
2012年 | 河南省 | 十大拥政爱民模范 |
2013年 | 河南省 | 拥政爱民模范 |
2014年 | 全国残工委 |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
2015年 | 河南省 | 2014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