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501
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传统噶赤派农牧民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民族:藏族
生日:1991年12月12日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嘎玛呷瓦第五代传人,8岁开始从父亲普布次仁学习了绘图和打造及其他技能和文化知识,10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绘制各种贡品,11岁开始随父亲前往西藏楚布、昌都江达县曲阔寺,四川省青海石渠寺等各个地方从事了打造各种佛像佛塔、法器的匠艺工作人,13岁那年父亲不幸逝世,15岁时本人独自打造了西藏藏医院已故已泰斗楚如才朗大师的灵塔,18岁在类乌齐县扎西贡村培养了各种民族手工艺技术学徒31人。
其美次丁于1991年12月12日出身在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一家叫嘎学雪朗呷瓦(金银铜铁打造工匠)的嘎玛呷瓦金银铁打造工艺传承世家,父亲名叫普布次仁是嘎玛呷瓦金银铁打造工艺第四代传承人,他从爷爷嘎玛德勒即著名的嘎玛伽赤派唐卡绘画技艺传承人处学会了佛像绘制和打造技艺。相传公元1185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分支嘎玛噶举黑帽派第一世活佛堆颂乾巴在现今的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修建了嘎玛寺,当时从汉地和尼泊尔、藏区本土各地云集了各种能工巧匠。从此,开启了嘎玛乡嘎玛沟一带西藏传统文化五明学之工巧明的开端,到嘎玛拔溪时因他邀请了一名佛匠在楚布寺打造了一尊高十几米的铜佛,之后就有了嘎玛呷瓦的称呼。而第八世嘎玛弥旭多吉时又开创的嘎玛伽赤的唐卡画派,该画派在第十世嘎玛八曲英多吉时嘎玛伽赤的唐卡画派继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距今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其美次丁作为嘎玛呷瓦第五代传人,自8岁开始从父亲普布次仁处学习了绘图和打造佛像及其他技能和文化知识;10岁时在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绘制各种贡品、花藤等打造佛像和其他工艺品所需的各种技能,并得到了嘎玛得勒爷爷的肯定和嘉奖;11岁开始随父亲前往西藏楚寺、昌都江达县曲阔寺、四川省登科卓玛拉康、青海石渠寺、玉树色巴寺、国切寺等各个地方从事了打造各种佛像和佛塔、法器的匠艺工作;13岁那年父亲不幸逝世;15岁时本人独自打造了西藏藏医院已故藏医泰斗楚如才朗大师的灵塔;18岁时定居在类乌齐,为传承和发扬佛像打造工艺,并从类乌齐和老家嘎玛乡招收了11名学徒,其中有7人已经圆满完成了学业。2014年7月25日在青海玉树举办的康巴文化艺术节上本人打造的民族金银首饰和佛像器具获得了嘉奖;2015年1月12日给类乌齐县伊日乡日普寺打造了各种法器和佛教器具得到了寺方嘉奖;2015年1月14日取得了昌都市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证。2015年3月26日得到类乌齐查杰玛大殿的嘉奖、并在2015年3月3日类乌齐寺宁玛寺获得了嘉奖;2015年昌都市各级文化艺术人士联合成立了嘎亚卓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几番会议会员们把本人推选为董事会成员;2015年昌都市三江文化艺术节时授予本人民族手工艺术方面的专家称号、并评为个人优秀;2015年本人被选为昌都市嘎亚卓文化有限公司的监理。
目前在党和国家英明的民族政策和县委县府及相关单位的关怀和帮助下抓住良好机遇,为传承和发扬好祖辈留下的各种民族手工技艺,在类乌齐县扎西岗村培养了各种民族手工艺技学徒31人。技艺种类包括:绘图技艺、金银铜铁打造技艺、牛皮加工和裁缝技艺、羊毛纺织技艺等。
年份 | 表彰单位 | 荣誉名称 |
2015年 | 西藏昌都首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书美影展 | 优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