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杰

编号:2065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应急救助队)潜水员

民族:汉族

生日:1981年11月12日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事迹简介

唐顺杰始终以救助人特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2015年11月28日渔船“苏赣渔运02886”轮翻扣,唐顺杰克服重重困难,下潜翻扣船内将被困36小时的渔民成功救出。为此获得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海上特别勇敢奖。其带领的团队勇敢地完成一起又一起海上应急救助抢险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救助效果,展现了中国海上专业搜救力量的风采和高尚的情操。

事迹详情

唐顺杰,男,汉, 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81年出生,2000年入伍,2005年退伍,2006年参加东海救助局工作,现任应急反应救助队科长。曾荣获2008年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交通运输部世博交通运输保障先进个人、2010年世博先锋最佳实践者、2011年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青年人才发展规划优秀青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交通运输救捞系统先进个人、2012年全国海员工会金锚奖、2014年救捞标兵、国际海事组织2016年海上搜救特别勇敢奖等荣誉称号。

一、素质过硬,在救助中勇挑重担

在应急救助抢险过程中,唐顺杰始终以救助人特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他带领的团队勇敢地完成一起又一起海上应急救助抢险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救助效果,展现了中国海上专业搜救力量的风采和高尚的情操。

一是2015年东盟第四次救灾演习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该同志自3月份接到演习任务后,围绕使用何种设备、如何搜寻沉船、发现遇难人员如何打捞等开展模拟集训工作,并于4月份赴浙江丽水开展了管供式和自携式大深度潜水的集训,于4月底在绿华山锚地与“东海救101”轮一起开展了模拟海上搜救演练的水下搜寻打捞演练。演练取得丰硕的成果,也为日后在马来西亚圆满完成任务打下扎实基础。5月27日,救灾演习正式拉开帷幕,由上海打捞局和东海救助局组成的水下搜寻组共12人参加了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的救灾演习,并顺利完成搜寻打捞工作的演习任务。

二是2015年11月27日凌晨,一渔船“苏赣渔运02866”轮在长江口东北约120海里处遇险,船舶翻扣,船底露出水面,船上共9人遇险,急需救助。28日在通过敲击船底发现疑似被困人员后,在局的统一调遣下,该同志带领5名应急队员和潜水设备紧急随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两个机组赶赴现场增援。该同志在面对船舶翻扣、渔网遍布、水流较快的不利条件下主动承担下水救援的重任。在面对难船随时可能发生沉没和船体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克服重重困难,顺利进入机舱发现被困36小时的幸存者。并在幸存者情绪激动、不配合救援的情况下,果断处置,科学施救,最终在水面人员的一同努力下成功化险为夷,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二、主动作为,在工作中履行职责

一是在2014年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第二届职工技能比武中,该同志在带队的同时,克服高温酷暑和长时间训练等困难,刻苦钻研,勤奋训练,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飞跃的进步,最终在水下切割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局争得了荣誉。

二是作为队伍骨干,凭借近年来参与翻扣船救助的经验,起草《翻扣船救助指南》,为该类救助今后快速、有效的处置起到了指导作用。

三是自队伍引进无人机、无人艇和侧扫声呐等高新技术装备以来,唐顺杰在工作中加强应用研究,牵头编制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须知等文件,推动队伍救助技术与高精尖技术两个臂膀的创新和升级。




获得荣誉

年份 表彰单位 荣誉名称
2016年 国际海事组织 海上搜救特别勇敢奖
2012年 全国海员工会 金锚奖
2012年 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系统 青年人才发展规划优秀青年
2009年 交通运输部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8年 团市委 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由共青团中央主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寻找、发现、推选一批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正能量的向上向善好青年,广泛开展主题团队日、分享团走基层、学习讨论、座谈交流等教育实践活动,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力量,树立向上向善的鲜明价值导向,引领广大青少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推动全社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