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703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乡村医生
民族:汉族
生日:1980年10月9日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2000年从卫校毕业实习后,贺星龙放弃留县医院的就业机会,决意要回村当一名医生。16年来,他24小时待命出诊,骑坏了6辆摩托车,跨越陕西、山西两省,永和、大宁、延长三县,方圆28个村,行程40多万公里,出诊次数达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35万余元,背负23500余元债务。行医16年,信守承诺,回报百姓,展示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风采。
黄河岸畔的“80后”摩托村医
36岁的贺星龙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16年来,他行医于山西大宁、永和和陕西延长三县,骑坏了6辆摩托车;16年来,他不分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就随叫随到,服务方圆28个村的农民;16年来,他出诊十七万人次,免收出诊费35万余元,坚持负债行医,不懈地履行着一个乡村医生的职责。
1999年7月,贺星龙从运城卫校毕业,校领导想让他留校工作;也有的同学邀他一同在县城开办诊所;太原一家医药公司聘他联系业务,利润分成。月收入近3000元,同时县医院也有意留他,可他都放弃了,依然选择了回家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让他最痛心的是,和他谈了2年的女友听说他要回村时,也离开了他。那时,他家里经济十分在困难,兄妹4人上学时欠下的债还没还完,更没钱给他置办一些医疗器械,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把家里主人的两孔土窑洞腾出来一孔作为诊所,把家里仅有的两只绵羊也卖掉,勉强凑齐了960元,购回了几件必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就是这样,贺星龙开始了他的漫长而又艰辛的行医生涯。
一开始,在村民不认可他时,他就发宣传页,特定手机彩铃定为:“贺星龙医生,24小时上门服务”。这一干就是16年,全天候诊为28个自然村的患者服务,骑坏了6辆摩托车,总行程达40多万公里,背破了12个药包,只要患者一打电话,立即出诊,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避严寒还是酷暑,随叫随到,毫不推辞,从未耽误过一位患者的病情,从不在患者家里吃顿饭。徐家垛村八旬老人贺德明老人,患有严重的前列腺增生,需要随时插尿管才能正常排泄小便,而且大多发病在深夜,贺星龙常常都是在后半夜骑摩托上门治疗,整整10年从未间断,老人逢人就说:“龙龙这娃,让我多活了10年”。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儿童接种疫苗成了大难题,为此,他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28个自然村,1028名儿童疫苗他都能按时接种,200多个儿童按时发放营养包,给乐堂村民建立了500多份健康档案,积极、慎重的完善合作医疗制度。13位特困户、五保户,他们无儿无女,生活更是困难。这么多年来,贺星龙不但给他们免费医治外,每到逢年过节,他都要为这些人送去一些生活用品。给贫困学生送去一些学习用品和书包等。这16年中,他无代价的帮助这些贫困生、五保户金额达45689元。4600多名患者,赊账、死账57235元。外欠债务23500元,自己至今还背负着2万多元的债务。贺星龙深知父老乡亲生活的艰辛,他始终以一颗仁爱之心面对山区群众,对一时掏不起药费的群众,他总是说:“先治病吧!药钱啥时有了再说!”
贺星龙在使用西医治病的同时,他努力学习中医、针灸,多次登门有经验的老中医家,向他们学习,用中医为患者治疗疾病,用偏方治疗常年患者,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他还兼职着徐家垛乡的防疫、妇幼、保健工作,他们村的住院分娩率达100%,卡介苗、乙肝首针接种率达到100%,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二类免疫接种率达已提高到85%以上。
如今,贺星龙与妻子两地分居。妻子在县城陪孩子上学,兼职给人打字;贺星龙坚守在村卫生室,家庭经济主要靠种地补贴。这些年下来,为了确保卫生室正常开门,他要么找信用社贷款,要么找亲朋好友筹借,他千方百计地负债运行。他扎根山乡不图名利,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默默付出,靠的不是年轻人的冲动和激情,而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和一位乡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执着追求。
年份 | 表彰单位 | 荣誉名称 |
2016年 | 中共山西省委 |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
2016年 | 新华社(新华网) | 中国往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感动人物 |
2016年 | 健康报社 | ”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推选活动”平凡英雄 |